首页 - 新闻中心 - 媒体报道

应对基层干部合理容错

近段时间,多个省份相继发布为干部澄清正名的案例,引发人们关注。其中有一个案例,是某村在汛期发生山洪导致村里河道堵塞,村道也被大雨冲坏,一位基层干部把河道清理出的砂石用来给村子铺路,却被人匿名举报非法盗采砂石。当地纪委监委查清事实后,发现该名干部未事先履行审批手续,但并未采砂牟利,最终考虑到抢险时间紧急,决定对其容错免责。这则新闻引发笔者思考,怎样对基层干部合理容错?
河道采砂受到法律限制,需要报批、评估后,由专业人员指导完成。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防止个人采砂行为对河道河床造成破坏。结合前文的情况来看,如果该名基层干部第一时间跑去办手续,这样的做法确实符合规定,也足够稳妥“保险”,但同时可能造成河道有一段时间通不开,村路有一段时间不好走,困扰村民的难题还得“等一等”再解决。权衡之下,该名基层干部选择第一时间解决村民出行难题,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而当地相关部门对其容错免责,也向外释放了一个信号,那就是基层工作要始终把为人民办实事放在第一位。
现实中,这类让基层干部可能“吃力不讨好”的事情并不少见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因为基层工作直面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,但与此同时,许多工作又有严格规定的流程要求,当纸面流程与实际工作情况相冲突时,基层干部就容易“左右为难”。另一方面,基层干部经常与群众打交道,在处理很多问题上,并不是“把话说了”就等于“把事办了”,而是要充分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,设身处地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,否则很容易招致群众的不理解,引发不必要的麻烦。尤其在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时,有时面临的情况会更复杂,工作要求相对更高。在这种情况下,给基层干部合理容错的空间就有很大必要,能让他们放下包袱、敢于作为。反观现实,有的干部就是怕受处分、怕担责,久而久之习惯“照本宣科”办事,选择“躲着麻烦走”,对一些“左右为难”的难题能拖就拖。
应该看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现实压力,对基层干部遇到的问题多一些理解。正如前文提到的事情,在基层干部作出不符合具体工作流程的行为时,不妨先别急着问责、“拍板子”,而是多问一句为什么,看看这种行为最终产生了什么效果。这样才能让更多基层干部敢于为群众办实事,乐于主动帮群众办好事。因此,对基层干部来说,要合理给予其容错空间,化解他们的后顾之忧,更好地激发他们担当作为。
其实,在给干部容错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上,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大力推进相关工作。2018年,《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》发布,对与容错纠错相关的要求进行了细化规定,给党员干部创新作为吃下一颗“定心丸”。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,纷纷出台办法给干部合理容错。这些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了实效,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积极性。然而还应该看到的是,个别地方制定的办法可操作性不强,容错机制存在“只看不用”情况,亟须引起重视、加以纠偏。
对干部容错的规定要真正运用到基层,起到激励之“效”,就应结合实际做到精准。要充分调研了解基层实际情况,细化容错适用的条件、标准和具体流程,并结合典型案例、基层新情况等,及时更新完善容错办法。还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好经验,比如上海市纪委监委出台负面清单制度,为不适用容错办法的情形划定“红线”,为落实相关规定明确操作指南。对类似的可行举措,相关部门要多了解、多交流、多学习,为完善本地容错纠错工作提供参考。
当然,用好容错机制是一方面,让基层干部有合理充分的干事空间,还需要上级部门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,通过实地调研、听取汇报等方式,多听听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声音,多了解基层干部的现实需求,对一些困扰工作的现实难题,及时帮助解决,让基层干部更好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。
作者:刘诗麟

图片:新华社、农民日报
点击阅读全文
收缩
TOP

国冠控股有限公司 Copyright@2022 CHINA CO-OP GROUP All Right Reserved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(国家农展馆院内)

邮编:100001

电话:010-00000000

京ICP备2022014798号

国冠控股有限公司

京ICP备2022014798号